基础知识

一、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二、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
三、经济学基本常识
四、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五、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
六、团队建设
七、拓展训练
八、学习型组织与班组建设
十大标准
一、严格恪守职业道德
二、正确的从业心态
三、博大精深的知识理论底蕴
四、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
五、高效的学习能力
六、能为企业提供针对性培训方案
七、能成为企业的咨询顾问
八、将培训师作为一种职业
九、坚持不懈地狠抓基本功
基础知识
一、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二、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
三、经济学基本常识
四、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五、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
六、团队建设
七、拓展训练
八、学习型组织与班组建设
十大标准
一、严格恪守职业道德
二、正确的从业心态
三、博大精深的知识理论底蕴
四、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
五、高效的学习能力
六、能为企业提供针对性培训方案
七、能成为企业的咨询顾问
八、将培训师作为一种职业
九、坚持不懈地狠抓基本功
本报讯(记者刘桂芳)中国乐器协会职业培训中心(天津)签约挂牌仪式,昨天在华夏未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中国乐器协会第一个培训中心,将对提升我市青少年艺术教育水平、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推进我市的乐器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乐器协会职业培训中心(天津)由中国乐器协会、天津市华夏未来文化艺术基金会、华夏未来时代培训中心三方联合成立。由中国乐器协会和华夏未来基金会结合自身特点,经过认真交流与精心筹备而成。该培训中心将围绕音乐教育、乐器修造等开展系列职业培训工作,在扩大音乐人口,拉动国内音乐产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片绿茵场,凑上十来个人,圆盘在空中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场上的年轻人们也跟着嗨起来了。
不只专业场地,今年,广场、公园,甚至小区上空,总会时有飞盘闪现。一夕之间,色彩缤纷的小小圆盘,成了年轻人的“潮流新宠”。《2022年轻人新潮运动报告》显示,飞盘已是最受年轻人喜爱的新潮运动。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也将“极限飞盘”作为“新兴体育类运动”列入其中。今年8月,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国飞盘联赛启动。
飞盘运动为什么热“出圈”?玩飞盘对健康有什么好处?普通人玩飞盘时要注意些什么?
在快乐中燃脂健身,飞盘让人很上瘾
飞盘本身并不是个新兴运动,但为什么今年突然火出圈儿了?“易上手、轻装备且对场地要求不高。”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教师吴阳认为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疫情背景下,我们的健康意识都变得更强了,同时长途旅行受限,在城市周边找个场地玩一项容易上手的运动,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而飞盘刚好满足这些条件。”
吴阳介绍,飞盘具有新手友好、年龄友好、性别友好的属性。“飞盘运动算是大众体育项目中非常容易上手的一项运动了,新手小白只要接受半个小时左右的培训,学会传接盘,就能上场比赛,感受飞盘的乐趣。”吴阳继续说,不仅上手快,飞盘还老少皆宜。“前两天我在运动场开展飞盘课外活动时,碰到一个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我看他也想玩,就教了教他,没一会儿他就和大学生哥哥姐姐们玩起传盘了,你看,小孩子上手都很快!”吴阳举例介绍。不仅年轻人和小孩子,老年人玩飞盘的热情也很高。你看,小区、广场的空地上,除了跳广场舞的,玩飞盘的老年人也不少。“这和飞盘运动的轻对抗性有关,老少皆宜,大家只要想玩儿都可以来试试。”吴阳说。
“飞盘运动既融合了篮球走步的规则,又运用了足球比赛各种配合战术,还采用了橄榄球的得分规则。大家可以在一起练习传接盘的游戏,也可以进行运动量很大的多人竞技比赛。值得一提的是,飞盘运动不仅有公开组(男子组)和女子组,还有男女混合组,不管是娱乐性的大众体育还是专业的竞技体育,都可以男女一起上场,因为团队飞盘规则规定运动员之间不允许有身体接触,所以男生女生可以一起玩儿。试问还有哪项团队运动能让男生和女生在同一个比赛中发挥同样的作用?”吴阳解释说,具有如此多的特点,这也是今年这么多人一夜之间喜欢上它的原因。
“允许男生女生同场竞技,大家更容易在运动中融入集体,体验太棒了!”张海棠是南京体育学院猎户极限座飞盘社社长,大三的她非常热爱这项运动,飞盘给了她很多快乐体验,又让她在快乐中收获健康,这让她对飞盘很“上瘾”。“而且这项运动中有很多跑跳动作,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好的有氧运动,长期玩飞盘的人,心血管功能和肌肉力量肯定都不错,又快乐又健身又燃脂嘛。”张海棠说。
玩起来有讲究:规范动作避免碰撞
在吴阳看来,飞盘算是大众体育中非常安全的运动了。“飞盘运动入门技术相对容易被掌握、禁止身体对抗,而且飞盘本身很轻,即便飞到人身上一般也不会受伤。”吴阳鼓励大家多多尝试这项“潮流运动”。
“但飞盘毕竟是一项竞技型运动,想玩好它,总有些‘讲究’,准备工作做到位,才能更好地投入其中。”张海棠说,每次玩飞盘时,她都会带着队员们先热身,让身体充分活动一下,再投入比赛中。“虽说玩飞盘很安全,但只要是运动,就有可能出现运动损伤。”张海棠说。
在飞盘大火后,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主治医师刘振龙已经接诊了一些因为玩飞盘受伤的病人。“飞盘运动中,大部分的运动损伤来自下肢,其中膝盖和脚踝损伤尤其常见。”刘振龙说,由于飞盘比较轻,变向性很大,下落的时候玩家要想去接,少不了做跑跳、急停急刹等动作,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崴脚、腿部肌肉拉伤、韧带撕裂或断裂、半月板损伤甚至骨折等。
如何避免可能的运动损伤呢?刘振龙的建议和张海棠一样: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运动前的热身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将肩、膝盖和脚踝等关节活动开,热身强度循序渐进,从慢到快。正确而充分的热身,可以激活关节周围的肌肉,有效防止关节僵硬。”刘振龙说。关于运动前的热身,吴阳补充说,飞盘新手玩家的热身活动要更长一些,新玩家要在热身活动中去体会如何既看盘又看人,手要接盘、步伐还要跟上。
“同时,运动过程中也要做好防护。”刘振龙说,玩的过程中可以戴好护膝护腕、飞盘手套,穿合适的运动鞋,运动后做好拉伸,这些都能降低肌肉和关节损伤的风险。
和其他运动一样,尽量学习和掌握技术规范,是防止运动损伤的关键,吴阳强调说。“此外运动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碰撞等危险动作。”采访中,不少飞盘运动爱好者也提醒,跳起来接盘的时候,不要抬膝盖,手肘也不能乱挥舞,直立起跳可以保护关节。另外,还需要避免过度旋转和前移引起的膝关节损伤,跳起落地时,屈膝角度要稍大些,着陆时膝盖不应超过脚趾尖,以便让肌肉去吸收着陆时的冲击力,正确的着陆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受伤风险。
刘振龙特别强调,大众体育要注意量力而行。“我们一般人玩飞盘都是为了在娱乐中促进身体健康,因此要在运动中时刻关注自己身体的反应,以舒服为宜,不要疲劳运动。平时可以做些增加大腿肌肉力量的练习,增强膝关节稳定性,也可以多练练提踵运动,锻炼下小腿肌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运动的灵活性,也能提升自己的反应速度。”
积极包容,收获自信收获朋友
电影《Frisbee Hero(飞盘英雄)》讲述了一个不善运动的外国学生,为了追求喜欢的女孩而决定去打飞盘比赛的故事。当中有一段对白:“即使你不能扔也不能跑,你还是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接盘手。”在张海棠看来,飞盘运动就是一项可以不必过度关注运动基础,人人都能参与其中的运动。“很少有一项运动可以像飞盘这样,让你同时接触到三四十个完全陌生,但又都充满活力的人,整场欢声笑语,热情飞扬。甚至社恐的人也能很自然地参与其中。”张海棠说。
“而且最重要的是,玩飞盘非常容易提升自信心。比如运动基础不好的人,也可以参与其中,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他会觉得自己运动能力变强了,甚至敢于尝试更多运动了。”张海棠举了一个经常参与他们飞盘协会活动的女生的例子:“我认识一个姑娘,她以前很胖,有非常明显的容貌焦虑,但是玩飞盘之后,她发现大家并不会在意她的体型,反而会把她视作很重要的存在,渐渐地她融进这个圈子里,也愿意跟盘友们积极主动地交流。时间久了,她自己都找不到以前那个焦虑的自己了,变得很自信,而且活泼开朗,遇到新人或者胆小点的朋友她也会主动引导人家。”张海棠说,这在飞盘圈不是个例,有很多朋友玩飞盘之后发现自己真的“被需要”,“他们说那种自信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玩飞盘的原因。”
“融合了橄榄球、足球和篮球玩法,规则简单,无肢体接触、需要一定的人数、不限制性别,飞盘本身就具备足够的社交属性和团建能力。”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徐亮说,这样的活动对于提升人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都非常有帮助。“而且飞盘比赛中不设裁判,只依靠双方队员友好交流来共同决定比赛判罚,这就使得飞盘运动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积极、包容的运动氛围。这种氛围对于社恐人士也是非常友好的。同时,围绕飞盘这一爱好很容易形成一个稳定的圈层,定期进行训练或线下交流活动,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对于身心健康发展都非常有好处。”徐亮分析说,“其实即便抛开运动不谈,仅仅是把飞盘当作一种时髦的社交活动,从中获得归属感,也依旧对年轻人充满吸引力。”能认识不同的人,能拥有一场快乐体验,还能发朋友圈“炫”一下,在徐亮看来,强大的社交属性也是飞盘成为网红运动的重要原因。
“当有异性在身边时,我们本能地就想把自己更好的一面展示出来。飞盘是男生女生在一起玩的运动,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本身就容易激发出人的展示欲,对玩好它是有积极作用的。”
对于社恐人来说,有异性在身边的运动是不是反而更有心理压力呢?“我觉得社恐人其实很适合玩飞盘,如果觉得有压力就在活动之前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自己迈出第一步,只要迈出第一步,后面的风景可能会非常美妙。”徐亮说。
“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在做一件事之前就给自己分析出很多‘壁垒’,也不要只在别人口中了解一项新流行的事物。去努力尝试、亲自感受,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这是徐亮经常给来找他做心理咨询的人说的一句话,此刻送给想尝试飞盘运动的人们,也正合适。
(记者 邹晓菁)
0 评论